中國如何從生產制造大國到生產智造強國
從1992年到2019年,中國的工業產值為1萬億元,工業產值為30萬億元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進程,它可以被稱為世界奇跡。目前,我們擁有全球28%的生產制造總值。在220多種工業制造品中,中國的產量居世界第一。
截至2018年底,中國中小企業數量已超過3000萬家,個體工商戶數量已超過7000萬家。蓬勃發展的中小企業促進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。隨著5g網絡的到來,工業生產將變得越來越智能化,進入快車道。作為制造業的一員,你能跟上這列快速行駛的列車嗎?

傳統制造企業和落后的管理思路
老工廠、老企業、老工人是許多生產加工企業的現狀。生產緩慢、管理混亂、質量差,傳統的管理思維跟不上時代的發展。
1、業務訂單:制造商最害怕名單積壓。他們在業余時間沒有名單,工人們無事可做。他們迫不及待地想放假。當我忙的時候,我總是覺得我沒有足夠的人力。我盡力吸引工人趕上工期。名單越多,客戶需要的時間就越緊。許多企業在忙碌時害怕接受訂單。他們擔心工期不能違約,必須承擔損失。
2、客戶報價:作為生產企業的銷售人員,報價是對業務專業性、價格和質量的最大考驗。施工周期是客戶交易的關鍵。由于管理混亂,許多企業的價格不清楚,質量不能保證,工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做到,所以有很多例子可以失去客戶。
3、采購材料:生產訂單下降后,不清楚倉庫材料是否足夠生產,原材料和剩余材料是多少。采購數量是否準確,采購是否或多或少會導致材料浪費,增加企業成本。
4、生產進度:生產是裝配線操作,一道工序,另一道工序,完美連接,平穩運行,確保生產進度的完成。如果節點出現問題,將影響整體進度,延誤工期,增加企業負擔。
數字化生產管理體系,使企業高效發展
象河生產管理系統可全面管理整個生產環節、生產計劃、材料采購、車間生產工藝、庫存、產品質量、產品銷售等生產工藝。
產業信息化一體化發展,生產管理更加智能化
新思維、新技術、新發展,用信息管理手段解決生產中的一切問題。

1、智能訂單優化:根據采購、銷售和存儲軟件系統,客戶訂單直接連接并發布生產計劃,計劃轉換為加工訂單和外包加工訂單。并跟蹤整個訂單過程到成品存儲。系統可根據緊急情況安排訂單,選擇緊急情況優先生產,確??蛻艄て诓皇苡绊憽?/span>
2、詳細報價:生產報價基于產品BOM表,任何生產加工產品,可建立詳細的BOM分解表,可定制調整材料和工藝成本計算產品成本,依靠報價模板,輸入相應數據,實現各種報價成本的準確計算,快速計算報價結果。
3、智能采購:當生產計劃發布時,系統將與倉庫材料進行比較,實施MRP操作,計算當前材料庫存是否與訂單數量相匹配。如果發現庫存不足,系統將自動生成建議采購訂單,以補充倉庫,確保庫存材料的合理性,避免浪費。
4、生成進度全過程控制:系統實時響應每個訂單運行的數據,進度完成百分比,跟蹤哪個過程,交貨日期是提前還是滯后。了解每個訂單的生產進度。
未來,制造業將朝著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的方向發展??蛻粲唵螌囊话闵a轉變為個性化定制生產。隨著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,我相信我們將盡快進入中國工業4.0時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