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過后,是不是應該重新審視我國的中醫藥發展
在和新冠這一戰中,我們經常在確診病人和密接隔離者分享的照片看到中藥,中醫藥好像又變得熾手可熱,因此如何走中醫創新之路再度成為熱門話題。
據幾大門戶網站提供的合計94190份有效樣本問卷反饋中,我們得知大多數受訪者對中醫有很強的認同感,了解中醫在抗擊疫情中的重要作用,并將繼續支持中醫的發展。
一些受訪者認為,中醫藥的推廣仍然面臨著一些困難。在全社會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形成中醫信仰和熱愛中醫的氛圍。

絕大多數受訪者對中醫持積極態度。超過80%的受訪者認為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,在治療許多疾病方面具有優勢,是一種整體健康觀。
中醫歷史悠久,遺產深厚。在幾千年的疫情斗爭中,中醫防疫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逐漸形成。中醫保護中華民族健康,為全人類健康做出貢獻。
從解表化濕到冬病夏治,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每天都用中醫思維指導保健。我家有雙黃連口服液,按太陽穴輪刮眼眶保健操,包括中醫思維藿香正氣。雖然味道不好,但是用于三伏灸。我父親的慢性支氣管炎好多了。受訪者在留言中表達了對中醫的認可。
就年齡而言,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接受中醫。27.50%以下的20歲以下受訪者很少或從未接觸過中醫,主要是西醫。65歲以上的受訪者只有10.25%選擇了這個選擇。一些中醫專業的學生留言說,他們在學習中醫之前對中醫知之甚少。學習后,他們愛上了中醫,但我的一些同齡人仍然認為中醫太老了。
超過80%的受訪者了解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的重要作用。79.04%的受訪者聽說過三藥三方。數據顯示,武漢16家避難所醫院治療11740人。每家避難所醫院配備4-8名中醫專家,發中藥湯劑、金花清顆粒等4種中成藥,利用率99.93%。
武漢102例新冠臨床對照研究表明,與普通患者相比,新冠輕度減少2/3,退燒時間減少1.5天。受訪者認為,方等有效處方在收容所醫院應用太極拳,八段錦與中醫的結合為抗擊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在這種流行病之后,你對中醫的看法改變了嗎
疫情期間,88.68%的受訪者加深了對中醫的認可,并將繼續支持中醫的發展。有專家表示,歷史上很多中醫經典都是疫情爆發后形成的,比如《傷寒雜病論》、《溫病條鑒定》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新冠在預防、治療和康復中起著重要作用。要借此機會促進中醫藥的傳承、創新和發展。

中醫是當歸
78.84%的受訪者認為,中醫藥的發展會越來越好。下一步是促進中西醫結合,提高臨床療效。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中西醫互補、相互促進的優勢。疫情發生后,要深入挖掘中醫理論、法律、處方、藥物和傳統療法,將中西醫結合起來,提高療效。
18.62%的受訪者認為,未來中醫藥仍將面臨一些困難。16.96%的受訪者表示,疫情過后,中醫藥將恢復以往的發展速度,9.32%的受訪者表示,中醫藥很難成為主流。
中醫太形而上學,療效因人而異。無法發現疾病和副作用是受訪者懷疑中醫的主要原因。一些受訪者故意夸大對老江湖或電視廣告療效的不滿。這也導致了中醫的誤解和攻擊。
在這項調查中,我們收到了9420條關于中醫藥發展的意見和建議。其中,國家政策支持最常提到的關鍵詞是注重教育繼承,加強創新發展,中西醫結合。大多數受訪者希望中醫能發揮更大的作用,以中國的方式保護中國人民的健康。